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云游首都新地标 北京社科普及周启动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00: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启动仪式现场。千龙网供图 绍冬霞介绍,每天上午九点半的专家学者每日谈讲座,将邀请一位专家进行专题直播;每天下午两点半的“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活动,市民可跟随主持人

启动仪式现场。千龙网供图

绍冬霞介绍,每天上午九点半的专家学者每日谈讲座,将邀请一位专家进行专题直播;每天下午两点半的“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活动,市民可跟随主持人一起云游首都新地标,在游览中了解蕴含在首都发展成果中的人文社科知识。活动专题页面还有“北京社科”精品讲堂、建功新时代、古典诗词鉴赏、“国粹寻源”西城京剧发祥专题片等丰富的视频内容。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启动仪式后,北京曲艺团带来双唱快板演出《新时代北京处处新》。千龙网供图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创办以来,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相较于往届,2022·北京社科普及周呈现出彰显时代性、突出群众性、注重创新性、增强联动性四个特点。

注重创新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在千龙网、人文之光网搭建专题页面,线上展览、精品展播板块引入更新更丰富的内容,如《建设博物馆之城 传播北京古韵新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均为首次上线的展览作品,并纳入了《于丹:古典诗词鉴赏》《成语微课》《数字素养提升学堂》等优秀作品。同时,西城区文化馆话剧《播火者》、北京曲艺团双唱快板《新时代北京处处新》也丰富了本届社科普及周的展现形式。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荣大力主持启动仪式。千龙网供图

9月19日,“2022·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正式启动。新京报记者从启动仪式现场了解到,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专家学者每日谈、书香北京、线上展览等连续七天的线上线下精彩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份社科盛宴。

举办“京味文化”主题沙龙 品味最鲜活的首都文化

增强联动性方面,社科普及周专题页面新增西城专题板块,涵盖“趣说北京”、“国粹寻源”西城京剧发祥等专题片以及原创话剧等十多个展现西城文化的视听内容。“人文之光”社科知识竞赛以28个社科普及基地为关卡,通过灵活、便捷的闯关+积分比赛,10万余人次在轻松愉悦中学人文社科知识。西城区文化馆、通州区图书馆、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等社科普及基地举办的特色活动,也使社科普及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启动仪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表示,新时代的首都社科普及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把准群众脉搏,创新形式载体,凝聚普及合力,号召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研究与普及并重,将新时代首都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大道理讲明白,将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说清楚,推进学术成果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实际成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绍冬霞介绍,彰显时代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围绕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通过阐释“新时代首都发展”、“接诉即办”、“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主题,实地走访中关村科学城、首钢园区等首都新地标,推出“首都五年新变化”展览,举办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之光”社科知识竞赛,突出展现发展成就,阐明蕴含其中的哲社科道理。

突出群众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设置了“京味文化”主题沙龙,品味首都文化中最鲜活、最接地气的部分;走进房山琉璃河考古遗址,探访“北京城之源”;推出《漫步北京中轴线 品味古都文化》漫画长图,走进副中心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感受身边的新变化。

本届社科普及周持续到9月25日

本届社科普及周持续到9月25日,其间将以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为传播主阵地,以中央在京主要媒体、北京属地媒体和人文之光网站为主要传播渠道,以28家社科普及基地所属媒介为传播矩阵,市民可多层次、多角度乐享社科普及活动。

启动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讲话并宣布开幕。千龙网供图

七天七大亮点 四十多组内容展示

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各分会场,即西城区图书馆、西城区文化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定河文化博物馆、通州区图书馆等社科普及基地也将推出特色活动,市民可就近参与活动。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bjshkxzzs.cn/zonghexinwen/2022/0920/835.html



上一篇:2022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峰会暨特色小镇高质
下一篇:2022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

北京社会科学投稿 |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北京社会科学版面费 | 北京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北京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