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文_“生活世界”与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9-28 20: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定向与理论定位 (一)历史演生 (二)理论向度 二、艰巨的使命与明显的差距 (一)民族化不力,自主性缺失 (二)原创性不足,附随性明显 三、扎根中
文章目录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定向与理论定位

(一)历史演生

(二)理论向度

二、艰巨的使命与明显的差距

(一)民族化不力,自主性缺失

(二)原创性不足,附随性明显

三、扎根中国实践的再创造

(一)推进民族化,增强自主性

(二)提升原创力,加强知识供给

四、在知识与教育的交汇处:高校何为

(一)高校与知识体系的历史共生

(二)知识体系建设中的政策供给

(三)高水平育人体系、教材体系和智库平台建设

    1.加强资源投入和保障。

    2.加强制度建设。

    3.加强队伍建设。

    4.加强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

    5.加强智库建设。

五、余论:“生活世界”与民族的“原创学术”

文章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建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有一系列深刻论述和战略部署,强有力地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决定着它必须追求普遍性(世界性),而知识本身的二重性又决定着其具有民族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实现精致的平衡,并大力提升原创性和系统性。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高校尤其负有特殊使命。高校在历史及组织上的独特优势,使之完全有可能在这一进程中大有可为。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原创能力和专业水平,建设出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好地服务知识创新、国家建设和世界文明进步。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C12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bjshkxzzs.cn/qikandaodu/2022/0928/842.html



上一篇:诉讼法与司法制度论文_刑事诉讼中的社会
下一篇: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_铸牢中华民族

北京社会科学投稿 |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北京社会科学版面费 | 北京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北京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